透過三場釋出會看vivo:如何講好手機的AI故事?
作者:紫金財觀
(本文系紫金財經原創稿件,轉載請註明來源)
2024年10月以來,手機廠商們的新機上市熱潮如約而至,甚至風起雲湧,頗有點你方登罷我上場的感覺。
眾所周知,釋出會依然是手機廠商們重要的營銷陣地和展示自身實力的舞臺。但在一個月內連開三場釋出會的手機廠商只有vivo一家,這在當下經濟仍處於爬坡期的大背景下,實屬罕見。
智慧手機市場早已不再是昔日那個使用者數量激增、熱情高漲的黃金時代了,消費者的換機頻率已經放緩,促使他們衝動購買的因素也已經大大減少了。
而如何減員增效,將錢花在刀刃上,也是不少廠商的選擇。即便是有多個新品,大多數廠商也會選擇集中在一場釋出會上進行集中釋出。
為什麼vivo選擇密集召開發佈會?在這三場釋出會上,vivo到底推出了哪些新的產品和戰略?這些戰略背後,vivo對於未來的手機發展又有哪些思考?
賽道回暖,vivo押注AI手機
近年來,國內智慧手機市場放緩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到今年,智慧手機市場卻迎來了暖春。根據Counterpoint Research資料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國內智慧手機銷量增長1.5%,二季度進一步回升提速至6%。
根據市場研究機構10月25日最新公佈的智慧手機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約為 6878 萬臺,同比增長 3.2%,實現了連續四個季度保持同比增長的態勢。
與此同時,國內手機市場正在經歷一個關鍵變化:蘋果手機的市佔率一直在下滑。在Canalys和IDC兩家機構釋出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國智慧手機市場出貨量報告中,蘋果均未能進入前五名。
三星敗走中國曾讓很多人唏噓不已,而智慧手機的執牛耳者——蘋果手機也在中國市場出現頹勢,這樣的市場競爭,激烈程度可見一斑。儘管蘋果在國內市場仍然保持著一定的影響力,但不可否認的是,國產智慧手機品牌已經實現了攻守轉換。這其中,vivo的銷量和出貨量在多份報告中位列第一,力壓其他手機廠商,包括蘋果。
智慧手機市場一向競爭激烈,特別是當下沒有太多市場增量的情況下,vivo依然能分到更多的蛋糕,背後離不開其對市場策略的把握和對技術研發的投入。上述成績正是在投入之下,產品力快速提升的結果。
事實上,vivo在雙品牌建設方面有著自己獨到的戰略定位。不同於大多手機廠商選擇用高低端來區分定位,vivo的雙品牌戰略是針對細分人群做文章,使用者定位更加精準。vivo和iQOO兩個品牌,一面感性,打動對產品高階感有追求的使用者;一面理性,可以贏得追求極致價效比使用者的喜歡。
在10月的三場釋出會中,最為重要的一場是2024 vivo開發者大會。會上,vivo正式釋出全新AI戰略——「藍心智慧」,同時帶來全面升級的自研藍心大模型矩陣、原系統5(OriginOS 5)、藍河作業系統2(BlueOS 2)以及vivo在安全、人文、生態合作等方面的最新成果。
後兩場便是單獨的vivo和iQOO的旗艦手機發佈會。全新一代vivo X200系列旗艦手機10月14日晚上在北京國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釋出。作為國產旗艦系列,vivo X200系列首次集齊全面升級的四大vivo藍科技,帶來「一超多能」年度旗艦手機。
年度電競效能旗艦——iQOO 13 10月30日釋出。iQOO 13首發搭載藍晶×驍龍8至尊版晶片和自研電競晶片Q2,帶來PC級遊戲視效。與京東方聯合打造的2K Q10珠峰屏,樹立了2024年螢幕新標杆。值得一提的是,iQOO在各大手機廠商中算是成功的子品牌。根據資料顯示,iQOO的市場份額已經超過5%。
近幾年,隨著AI技術的迅猛發展,AI功能日益滲透到日常生活的各個領域,作為大眾消費電子產品,使用者對手機智慧化功能與服務的需求也在持續攀升。
據Counterpoint的預測,2024年至2027年,AI手機的市場滲透率將從11%躍升至43%,這意味著未來主流手機市場將逐漸被AI手機所佔據。
這就要求廠商們必須投入更多的技術研發資源。vivo在研發上也並不吝嗇,公開資料顯示,從2019年開始,vivo每年的研發費用幾乎都過百億元。
vivo在AI領域的投入也相當可觀。據公開的資料,截至2024年10月,vivo在AI領域的投入已經超過230億元,且AI研究院的研發人員數量也從2019年的1000人增加至2000多人。
在AI大模型浪潮席捲之下,vivo轉向AI手機,早早坐上牌桌。在快速變化的時代,先上牌桌卡位無疑是至關重要的。
什麼樣的手機才是AI手機?
如何做AI手機?
這是一個全新的、硬核的領域。過往vivo做產品的經驗是傾聽使用者的聲音,起初vivo也想複用此前的路徑,花了五個月的時間去做使用者和市場調研。然而沒有人知道AI和手機究竟該如何融合,前面並無來者。
沒有清晰的路徑,也不可依賴過往經驗,所有的手機廠商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市場上的聲音也並不一致。儘管AI被炒得火熱,但放到實際應用場景中,在後來很長一段時間,大家對AI保持著謹慎認可,但實際疏離的態度,認為現階段AI應該定位在「副駕駛」的角色上,而並非成為主流。
甚至在vivo內部,儘管對AI領域的研發投入是確定的,但面對細分的AI大模型技術投入,團隊也有不同的聲音。有vivo的高管透露,研發團隊想繼續投入研發聲音大模型,但在內部產生了質疑,認為想象空間並不大。
雖然在人工智慧賽道上,已經有不少企業在做聲音大模型,技術相對成熟,但並沒有產生進一步突破。在vivo看來,做AI手機,不能只看現在,也要看未來。一旦有更自然和更符合直覺的互動產生的時候,會在體驗上帶來巨大的突破和變革。
迴歸到手機本質,如何做AI手機的答案便變得更加清晰起來。最終vivo團隊錨定了智慧、溫暖、主動這三個關鍵詞。
AI並不應只侷限於「副駕駛」,在vivo看來,手機不是神秘的東西,它就是我們生活、工作所依靠的終端。
在10月的第一場釋出會上,即2024 vivo開發者大會上,vivo釋出了全新的AI戰略,重新審視了AI在手機中的定位,提出了三層重構:重構人與裝置的互動體驗、人與數字世界的服務體驗、人與物理世界的溝通體驗。
vivo想讓AI不再僅僅是個「小助手」那樣的外掛,而是能夠發揮主觀能動性,更好地理解使用者意圖,主動為使用者帶來簡單、高效、溫暖的服務。不同於宏偉又遙遠的敘事,vivo的AI戰略,透露出樸素的願望。
但要真正做到三層重構,並不是簡單地把一兩個功能AI化,而是需要系統性地構建AI體系。vivo創始人、CEO沈煒常說一句話:「不要想著一招制勝」。因此vivo在用AI賦能產品功能時,還構建了一系列系統的公共能力,向生態的開發者開放,並且打造一些具有樣板性的智慧體,為生態指引未來方向。
vivo的行動力:雙品牌旗艦AI化
毋庸諱言,AI技術只是基座,產品才是使用者實際體驗和感受的入口。
在闡述完新的AI戰略不到半個月,vivo和iQOO透過兩場釋出會,相繼推出年度旗艦手機。毫無疑問,兩大品牌的新手機都是基於全新的AI戰略推出的新品。
所以大家看到的產品,功能脈絡清晰,核心都是圍繞為使用者提供更加個性化和智慧化的服務而展開的。
為了將AI變得更加易用,vivo將自研的藍心大模型融入到Origin OS 5的系統層,將過往的功能級AI全面升級為系統級AI,人機的互動變得更加流暢。最新發布的vivo X200系列
和iQOO 13都搭載了Origin OS 5,可以實現根據使用者的操作意圖,智慧推薦可能需要使用的APP等功能。
基於不同的品牌定位,vivo X200系列用AI讓自己影像的長板更長,其自研的藍圖影像演算法矩陣,可以實現畫質增強以及多種人像演算法,拍的更好看,也更容易拍。
iQOO 13系列,則利用AI加強了使用者遊戲的體驗感受。據瞭解,iQOO 13系列採用的「AI紋理渲染演算法」,可以對遊戲中的各種細節進行二次渲染,來解決行業中常用的拉昇解析度後暴力銳化導致的畫質損失問題。
三場釋出會,vivo的思路很清晰,技術築底,AI先行,vivo和iQOO雙品牌精準服務細分人群,而AI是一切的底色。
vivo高階副總裁、首席技術官施玉堅表示,AI時代已經到來,vivo將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無論是在手機硬體、AI大模型、作業系統,還是在網際網路與IoT領域,vivo都將堅持使用者導向的科技創新,不斷探索科技的邊界。
這是vivo在AI方向上的重大宣言。
結語
大語言模型的出現,給手機行業帶來了根本性的變化,這是智慧手機升級與迭代的重要機遇期。
去年11月,vivo首次對外公佈了其自研的藍心大模型,包含十億、百億、千億三個引數量級,共5款大模型,全平臺自研藍河BlueOS、OriginOS 4也同步亮相,並推出了自己科技品牌——藍科技。
由此,開啟了vivo對於AI手機的理解和嘗試。而今年的三場釋出會,恰恰是vivo將「AI進行到底」的宣言書。
人手一部的手機,是使用者使用AI門檻最低的場景。離使用者越近,頻次越高,資料也就越多,由此可以預見AI在手機中的應用會爆發式增長。在AI賦能下,智慧手機的前景廣闊,遠未到天花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