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報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關閉
科學通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大地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全球8.2億人口缺少糧食!實現零飢餓,“最強大腦”有何好點子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5110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瀟湘晨報官方百家號

圖說:昨天是「世界糧食日」 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 攝

昨天是「世界糧食日」,今年的主題是「行動即未來,健康飲食,實現零飢餓」。面對新冠疫情的全球性大肆虐,糧食安全這個問題更受到了各國的高度重視。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獲悉,在在第三屆論壇緊張籌備的期間,WLF特別連線2011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地球生物基因組計劃」負責人哈里斯·李文和植物分子生物學先驅、2013年世界糧食獎得主馬克·範·蒙塔古,探討疫情下的糧食問題。

李文教授有著豐富的農業科學背景,他認為農業是我們這顆星球上最重要的科學領域。為了保證地球能夠有充足的資源提供給人類,他表示要著重關注兩個方面。「第一,是我們需要第二次綠色革命,專注於利用植物作為人類營養的主要來源。」李文教授強調,這是唯一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第二,則是「保護科學」。他列舉了動物園的例子,「動物園一方面是為了豐富我們的娛樂生活;另一方面是保護瀕危動物,提醒我們人類的活動對環境造成了多大的破壞。」

李文教授認為,經歷了新冠疫情這場波及全球的公共衛生事件,人類更需要重視與野生動物的關係,給予它們生存空間。並且透過技術上的綠色革命,以更持續化的發展模式得到更多的糧食。

蒙塔古教授正是「綠色革命」的踐行者。他的研究使農作物單產提高、抵抗昆蟲和疾病,並提升承受氣候極端變化的能力。他創立了國際植物生物技術推廣中心,其使命是為全球農業培育生物技術解決方案,尤其是為欠發達國家和小農戶提供食品安全保障。他也因此獲得了2013年世界糧食獎。

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全球8.2億人口缺少糧食!實現零飢餓,“最強大腦”有何好點子

圖說:2011年沃爾夫農業獎得主哈里斯·李文 新民晚報記者 徐程 攝

「我們都看到了人類對地球造成的傷害。事實上,人類都知道要建立生態社會,但是我們從來沒有仔細思考過什麼才是最佳的方式。而我們只有透過科學的力量和承擔起社會責任去尊重其他的生物群,才能讓人類更好地生活在這個美麗的星球上。」蒙塔古教授表示。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昨天在「世界糧食日」影片致辭中表示,在這個國際性的糧食日,我們需要號召的是一起建立一個人人都能吃上營養食品的世界。然而全球的「零飢餓」目標仍任重道遠。在當今世界,有超過8.2億的人口缺吃少糧,氣候突發事件對糧食安全的威脅日益加劇。

新民晚報記者從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獲悉,在本月底舉辦的第三屆WLF上將推出「共同家園」系列峰會,關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以及糧食安全問題。哈里斯·李文與馬克·範·蒙塔古均已確認參加。

amocity
amocity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通訊員 陳愷

來源:新民晚報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amocity
amocity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