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選出最近幾年對於美國科技巨頭影響最大的事情,排在第一的可能不是AI、而是歐盟方面在2022年透過的《數字市場法案》(Digital Markets Act,下文將簡稱為DMA),最高可達年收入10%的懲罰措施為一眾科技巨頭套上了緊箍咒。
DMA不僅僅是歐盟用於敲打科技巨頭的大棒,現在似乎也成為了巨頭之間互相傾軋的工具。就在近日,蘋果方面突然釋出宣告稱,Meta已在DMA框架下向其提出了15項互操作性請求,數量超過其他任何公司,並且這些請求可能會損害使用者的安全和隱私。
蘋果公司警告稱,如果必須批准Meta的請求,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等Meta旗下的Family of Apps,將能夠讀取蘋果使用者裝置上的所有訊息和電子郵件、檢視撥打或接收的每一個電話、跟蹤所使用的每個應用、掃描所有照片、檢視檔案和日曆事件、記錄所有密碼等等。
此次蘋果和Meta的爭鬥,可以說是正中歐盟的下懷。「互操作性」是其在DMA一堆新規則中,特意為了挑動這些巨頭內鬥設計的「雷」,指的是作為”看門人“的巨頭需要與競爭對手建立連結。互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 )又稱為互用性,是指不同計算機系統、網路、作業系統和應用程式一起工作,並共享資訊的能力。
Meta想要藉助DMA要求作為「看門人」的蘋果,向自家的Facebook、Instagram、Threads等App敞開大門。然而蘋果方面擔憂Meta會藉機竊取被其保護的使用者隱私資料,並舉例說明,如果使用者使用Siri讀取WhatsApp的訊息,Meta就有可能會間接獲取訊息的內容,並帶來難以預估的風險。
蘋果此舉更像是在指桑罵槐,明面上雖然是指控Meta申請與自己互操作不安好心,但實則是暗諷歐盟要求其進一步開放iOS系統、提升互操作性的決定缺乏合理性。畢竟對於他們而言,自成一體是iOS的市場競爭力所在,提升iOS的互操作性本質上就是在挖iOS的根。
那麼問題就來了,蘋果為什麼會拿Meta開刀呢?兩者一個是消費電子領域的霸主、一個是社交媒體的巨頭,兩家雖然看似井水不犯河水,實則早已是老冤家。
蘋果與Meta的交惡始於2018年的「劍橋分析門」。Meta在此事件中被曝出非法共享使用者資料,蘋果CEO庫克則曾站出來批評Meta的資料收集手段和商業模式。
「我們不會販賣使用者的私生活,事實上,如果我們將客戶貨幣化,就能賺很多錢,但我們選擇不這麼做」,庫克當時做出的表態,等於是指責Meta的商業模式是建立在販賣使用者隱私的基礎上。由此也引得扎克伯格反嗆庫克「油嘴滑舌」。
自此,雙方的樑子就算是結下了。
庫克會主動DISS Meta的原因其實很簡單,因為隱私保護是蘋果當時重點宣傳的概念。就在2019年的CES消費電子展上,並未參會的蘋果甚至在場外打起了廣告,宣傳自己對於使用者隱私的注重。而「隱私保護先鋒」更是過去數年以來,蘋果為自己立的「人設」,在官網上甚至有一個專門的版塊來介紹他們在隱私保護方面的努力。
比如自從iOS 10開始,蘋果就開始使用被稱為「差分隱私」的資料收集策略,利用Hash演算法、分段抽樣,以及數學噪聲注入等方式,實現了儘可能多地瞭解特定群體表現出的特質,同時儘量不對群體中的個體進行使用者畫像。簡單來說,就是蘋果不會將資料與個體一一對應,而是將其與其他上億份資訊混合在一起。
對於蘋果而言,面向Android陣營的挑戰,iPhone本身確實陷入了創新乏力的境遇,所以強調iOS比Android對於使用者隱私保護的力度更強,確實就是一個吸引消費者的法寶。平心而論,蘋果高舉隱私保護大旗是一個正常、且正確的商業策略,也順應了當下大量消費者對於個人隱私的高度關注,更不希望自己的隱私反過來會成為「對付」自己的武器。
蘋果不遺餘力地向消費者強化一個概念,那就是使用他們的產品、加入他們的生態,就能獲得比競品更好的隱私保護。可是蘋果的隱私保護固然討好了消費者,但作為全球有數的廣告巨頭,Meta的利益卻在無形中受到了損害。
以蘋果方面在iOS 14推出的「應用跟蹤透明度(ATT)」功能為例,一旦使用者開啟後,App在使用時就需要彈出對話方塊,使用者可以選擇 「允許」或是 「不允許」。
蘋果方面希望透過ATT這個功能來讓使用者明確知曉,在享受App的服務時被收集了哪些隱私資訊,以及讓使用者自行決定是否提供這些資訊來換取App的服務。對於廣告巨頭Meta來說,此舉自然就會受到巨大的影響,Meta CFO Dave Wehner更是曾直言,蘋果App隱私功能每年會導致他們損失100億美元廣告收入。
如果說蘋果的隱私保護策略讓Meta遭受了無妄之災,那麼他們在2022年明確規定,要求使用者或廣告主在TikTok、Instagram等社交媒體平臺付費推廣內容時,必須要使用App Store的應用內購買專案機制(IAP),更是給了Meta沉重打擊。這也就意味著廣告主在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等應用上的投放都會被蘋果抽成,從而在一定程度削弱Meta廣告體系的市場競爭力。
作為回應,Meta也是隔三差五就批評蘋果的封閉生態,並且在撼動蘋果圍牆花園這件事上,他們也出力頗多。這次針對蘋果方面的宣告,Meta公司的發言人毫不客氣的表示,「每次蘋果因其反競爭行為而受到指責時,都會以毫無現實依據的隱私保護為由,為自己辯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