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報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關閉
科學通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宇宙

距離地球4050萬公裏,金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人類還要探索火星呢?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5702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金星是太陽系八大行星之一,距離地球大約4050萬公裏。如果按照距離程度來說,金星相對於火星的話更近。但是,科學家卻一直熱衷於探索火星,甚至計劃未來登陸火星。其中,馬斯克還提出了「火星移民」計劃。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距離地球4050萬公裏,金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人類還要探索火星呢?

其實啊,早在上世紀,人類就開啟了對金星的探索征程。1961年,蘇聯發射了金星1號探測器。此後,美國和蘇聯,又相繼向金星發射了眾多探測器。

在這些探測任務中,探測器不斷發回數據,逐漸揭開金星的神秘面紗,可是結果卻讓科學家們大失所望。

原來,金星的大氣環境極為惡劣。其大氣壓強極高,約是地球的92倍。所以,在金星表面所承受的壓力,如同在地球上潛入900米的深海。如此的高壓環境,連普通探測器都難以承受。

距離地球4050萬公裏,金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人類還要探索火星呢?

金星大氣層主要由二氧化碳組成,含量高達97%,嚴重的溫室效應,致使金星表面溫度飆升至約465℃-485℃,比距離太陽更近的水星溫度還要高。在這種高溫下,鉛、錫等金屬都能輕易熔化,更別說維持液態水存在了。

不僅如此,金星大氣層中還彌漫著硫酸雲,時常伴有閃電,閃電次數遠超地球。例如,金星12號探測器在下降過程中,就記錄到了高達1000次的閃電,最長持續時間達15分鐘左右。

距離地球4050萬公裏,金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人類還要探索火星呢?

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下,探測器很難長時間工作並傳回有效數據。像蘇聯的金星7號探測器,雖然成功實現金星表面軟著陸,但是僅23分鐘就與地球失聯。

相比之下,火星的環境則「溫和」許多。火星有稀薄的大氣層,主要成分同樣是二氧化碳,但是氣壓僅為地球的0.6%-0.8%,這極大降低了探測器著陸的難度。

雖然,火星表面溫度整體較低,平均約為-55℃。但是,在赤道地區的午時,溫度最高可達20多度,存在適宜溫度區間。

amocity
amocity

  


距離地球4050萬公裏,金星距離地球更近,為什麼人類還要探索火星呢?

我們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科學家在火星上,發現了液態水存在的痕跡。比如,在2007年,科學家在火星兩極發現冰冠。據推測,如果將這些冰全部融化,液態水足以覆蓋整個星球。

至於,馬斯克為什麼提出「火星移民」計劃,是因為火星更加「宜居」。火星自轉軸傾斜角度與地球相近,約為25.19°,使得火星也像地球一樣擁有四季變化。

而且,火星體積約為地球的1/6,質量是地球的1/10 ,重力約為地球的1/3。雖說與地球有差距,但是人類通過科技手段,有可能逐步適應火星的重力環境。反觀金星,其惡劣環境短期內難以通過技術手段改善,並不適合人類長期生存和居住。

看完這些數據,相信大家心裏都有答案了。人類探索火星,不僅是為了滿足好奇心,更是為了拓展生存空間,為未來發展尋找更多可能性。

延伸閱讀
AI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