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7日,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組織實施夢舟載人飛船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標志著我國載人月球探測工程研制工作取得新的重要突破。(新華社發)
網6月19日報道據法哈拉斯新聞網6月17日報道,中國正通過太空技術領域的重大進展推進其探月雄心。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中國17日成功組織實施夢舟載人飛船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這是其實現航天員登月目標的關鍵一步。
報道稱,此次測試涉及飛船的逃逸塔系統,通過點燃固體火箭發動機使船塔組合體升空。最終,夢舟載人飛船安全返回地面,驗證了其系統安全性。這是否意味著這一次中國將先於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登月?
報道稱,中國夢舟載人飛船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的成功,標志著其月球探索進程中的一個關鍵節點,使其有望與NASA的阿耳忒彌斯登月計劃展開競爭。
報道稱,中國在月球技術領域的進步凸顯了太空探索領域的競爭格局,中美兩國正力爭在未來任務中占據主導地位。
另據印度新聞9直播網站6月17日報道,中國成功進行夢舟載人飛船發射台中止試驗。這是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進行的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
報道稱,這是繼1998年神舟載人飛船零高度逃逸飛行試驗之後,時隔27年中國再度組織實施這項試驗。神舟飛船用於中國空間站乘組人員輪換。
經過重新設計的夢舟載人飛船逃逸發動機正常運行,船塔組合體在固體發動機推進下升空,返回艙與逃逸塔安全分離。在飛行兩分鐘後,返回艙使用氣囊緩沖方式安全著陸於試驗落區預定區域。
報道指出,這一安全機制對載人航天至關重要,因為一旦飛行過程中發生故障,它可以使乘員迅速遠離危險並安全返回地面。
報道稱,此次試驗的成功為中國後續載人月球探測任務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中國的載人月面著陸器被命名為「攬月」。
由於大氣壓力的變化,乘組人員的逃逸設備會根據不同的高度進行調整。乘組人員逃逸系統的火箭發動機位於飛船的頂部。夢舟載人飛船系統全面負責逃逸與救生兩項任務。
報道稱,中國一直在測試其地月空間運輸體系各個組成部分,並加強了載人登月計劃。(編譯/鄔眉、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