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社交平臺上流傳著一張觸目驚心的照片。被迫「南巡」的北極熊來到俄羅斯村莊,慘兮兮地在垃圾堆裡尋覓食物。一時間,網友同情心氾濫,在全球變暖的嚴峻形勢下,北極熊的生存狀況令人揪心。
但對於當地村民來說,不速之客北極熊卻帶來了生命威脅。
北極熊主要以環斑海豹為食。它們的獵物一般躲在薄薄的冰層和海水的間隙之間。北極熊深諳此規律,於是它們常常在冰上巡視,尋找獵物的蹤跡。當它們聞到幼年海豹的氣味,它們不會立即捕食,而是等待更大的獵物。等到外出覓食的海豹母親回巢,北極熊這才突然現身。它一躍而起,憑體重優勢衝破冰層,一舉擊中美味的獵物。
但是,全球氣候變暖的局勢下,北極熊獵食海豹的常態被打破了。高溫下海冰融化,海豹無法再藏匿於老地方,抓不到海豹的北極熊也就面臨著飢餓危機。
去年冬天,俄羅斯東北部,北冰洋海岸附近的新地島西側就沒有形成海冰。飢腸轆轆的北極熊只好另覓他法。它們背井離鄉,深入俄羅斯內陸,來到了新地島西側的白鯨灣。這是一個擁有約2500位居民的村莊。有人居住的地方就會有食物,北極熊的伙食有了著落。於是便出現了幾十只髒兮兮的北極熊翻垃圾堆的那一幕。
人們責怪同類肆意妄行,引發惡劣的環境問題。人們對飢餓的北極熊施予充沛的同情,卻不捨得分一點同情給人類本身。面對突然到來的北極熊,當地居民陷入了極大的恐慌。
家家戶戶閉門不開,連學校也停課讓孩子們安全地待在家裡。憨厚可愛的北極熊為何沒有得到白鯨灣居民的青睞?
其實北極熊在俄羅斯是被英雄化的,是勇敢、力量的象徵。這成了俄羅斯的國家象徵,就像熊貓之於中國、鷹之於美國。統一俄羅斯黨的黨徽上,就是一隻正在行走的北極熊。但也許它們未曾想到,當「國獸」走近人們的生活,竟會是一番駭人場面。
它們大搖大擺地在街道上散步、在操場上駐足、與一隻見識淺薄的狗對視。人類社會中的一切都足夠讓它們新奇地把玩上一陣子。然後就餐時分在垃圾堆集結,讓人類拍下一張照片,經過網際網路的瘋狂傳播,它們的名聲更顯赫了。北極熊這一場「飢餓營銷」成功了,即將換來人類更細緻的關懷。
闖入民宅的北極熊
北極熊與狗「深情」對視
當然,北極熊不會有如此聰慧的意圖揣測,但它們的確對人類造成了不小的威脅。不顧人們施捨的寵愛,北極熊展露出了兇狠的一面。去年7月,在加拿大就發生了一起北極熊殺人案。31歲的亞倫·吉本斯與女兒們駕駛著船去到加拿大最北端的哈德遜灣。從西海岸上岸後,一隻與蒼茫的雪地融為一體的北極熊靜悄悄靠近這群「不速之客」。
等到眾人發現這隻龐然大物,才被它兇悍的眼神和步步緊逼的架勢嚇了一跳。亞倫趕緊叫孩子上船躲避,而自己則留下掩護孩子們逃離。亞倫平時外出都會帶上步槍,但這時,他的步槍遺落在船上。手無寸鐵的他在暴躁的北極熊面前,處在力量懸殊的弱勢一方。果然,最壞的情況發生了——他在孩子焦灼的注視下被攻擊、啃食得體無完膚。
據統計,1870年至2014年間,臨近北極的加拿大、格陵蘭、挪威、俄羅斯和美國五個國家,就發生了73此北極熊襲擊事件。事件中的「兇手」也大多年輕氣盛而且飢腸轆轆。隨著全球變暖形勢下冰川消融,人類與北極熊會面的機會也越來越大。北極熊入侵的根本原因是氣候變化,這本應由全人類背的鍋,最終傷害卻只落在部分近距離的無辜者身上。
而這次南下俄羅斯的北極熊,還不至於釀成暴力事件。它們只是偶爾私闖民宅,衝上操場嚇跑正在打球的人,以及充當鏡頭下的模特。但人類社會中的噪聲、高溫是過去的生活裡極少有的。這隨時都可能激起北極熊的滿腔怒火,隨即爆發攻擊。新地島上面臨脅迫的人們能做什麼呢?他們幾乎無計可施。
由於北極熊是瀕危動物,俄羅斯的法律規定射殺北極熊是違法的。所以人們只能採取一些溫和的計謀進行驅逐與防禦。一些學校暫停上課,避免學生在路上遭遇北極熊襲擊。家庭中特別使用了防熊的食物儲存容器,避免北極熊到訪覓食。
同時,為了保障緊急時刻的安全,他們引進了一種製造噪音的機器。北極熊是熊類中,人類唯一具有聽力敏感性資料的物種。人們發現北極熊的聽力範圍與人類近似,但在低音下還要更廣泛一些。也就是說,一定範圍內人類聽不見的低音波,卻能正常傳入北極熊的耳朵。噪音機器就巧妙利用了這個原理,製造專屬北極熊的噪音進行轟趕。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甚至已經幫助一些北極圈內的社群建立了巡邏隊,人與北極熊的衝突才得到緩和。其實北極熊傷人也只是小機率事件,性情暴躁到殺人的北極熊十分罕見。
但是但凡有喪生的可能,都會是一場不可挽救的悲劇。於是人類十分嚴謹地確保生命沒有威脅,在此基礎上再施予人類至高無上的同情與關懷。「刀俎」下的白鯨灣居民理應恐懼,隔著螢幕掉落一地玻璃心的旁觀者可別站著說話不腰疼啊。
反觀人類歷史程序中,北極熊並不是突然闖進人類社會的個例。從某種程度上說,貓就可能曾是人類如今面臨的「北極熊」。貓被認為是唯一一種半馴化動物。溫順乖巧的現代家貓,區別與野性十足的野貓,是在進入人類生活之後才發生的演化改變。
在與人類的相處過程中,越溫順的貓越有可能從人類手上獲得食物。於是「溫順基因」得以延續,這成了改變其基因組的動力。經過漫長的演化,最終演變成一個深得人心的種群。
但是相對貓的嬌小體型,北極熊龐大的身軀自然更具有攻擊性。所以人類也不能以馴化貓的經驗理想化北極熊的馴化過程,畢竟在北極熊面前,死亡比馴化可能更早到來。所以北極熊親近人類的「入侵」行為未必是一件好事。最好的解決方法還是解決北極熊的生存環境問題。
北極熊南下覓食,其實一定程度上也歸因於失當的人類活動。到頭來,這反而威脅部分人群的生存,受害的還是人類本身。與其對北極熊報以惻隱之心或恐懼之情,尋求人類與北極熊之間和諧的相處方式才更為重要。
而在環境的影響下,闖入人類生活的北極熊會不會因此親近人類,成為下一種「家熊」?滅絕與被馴化哪一個先到來,就交給北極熊的演化決定了。
*參考資料
Alex Stambaugh. Polar bear invasion: Parentsscared to send children to school in remote Russian archipelago
Rachel Becker. Why polar bears invaded aRussian village
George Steer. State of Emergency Declared AsDozens of Polar Bears Invade Russian Town
駱儀. 被北極熊追殺到水下23米是什麼樣的體驗
James M. Wilder, Dag Vongraven, Todd Atwood,et al. Polar Bear Attacks on Humans: Implications of a Changing Clim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