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報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關閉
科學通

科學報 科學文摘 宇宙

解讀意識的未來,真的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字體大小:
更新日期:2025203
文章欄目:
文章標籤:                   
 

在眾多仙俠文學作品的包圍下,我們對那些能夠翱翔天際、穿梭時空的修真者們羨慕不已。然而,或許你還未曾察覺,隨著科技的進步,透過心念控制物質已不再是人類的夢想。這篇文章將向你揭示科技將如何為我們人類帶來超凡「意識操控」的能力。

解讀意識的未來,真的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我曾閱讀過一部小說,記憶中已無書名。故事發生在70年代的美國,為了醫治具有暴力傾向的精神病患者,書中描述了一種旨在控制人們行為的計算機網路系統。該系統的核心位於醫院的地下室,由IBM公司研發的巨型計算機搭建而成。

系統透過一塊微型核電池供電,控制訊號透過植入頭皮下的導線進入大腦。巨型計算機接收到無線電發射裝置傳來的訊號,能夠即時監控患者情緒,一旦檢測到躁狂跡象,計算機便會透過無線電向大腦植入的電極傳送指令,釋放電訊號來控制患者的行為。

解讀意識的未來,真的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一、意識操控的基礎原理

人體的一切生理活動,都在伴隨著放電現象。心跳可以產生1至2毫伏的電壓,眼睛的睜合可以產生5至6毫伏的電壓,大腦的思考活動則可以引起0.2至1毫伏的電壓波動。透過置於大腦上的電極,可以捕捉到人類思考時的電壓變化,這些電訊號可以被大腦周圍的電極所探測。透過分析這些電訊號,便可繪製出腦電波圖。

正是這些腦電波,構成了意識操控的生理基礎。意識操控正是基於這些腦波來實現對物體的控制。自發現腦波以來,科學家們已對它進行了近百年的研究,發現腦波與意識狀態之間存在某種聯絡。人在不同的意識狀態下,腦波的頻率會有所不同。透過解讀這些腦電資訊,將其轉化為具體的動作指令,便是意識操控物體的基本原理。

解讀意識的未來,真的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二、腦機介面的誕生

1998年,德國艾默裡克大學和蒂賓根大學的科研人員將一根細微的玻璃電極植入一位腦卒中癱瘓患者的大腦中,並連線到計算機上以分析其大腦訊號。這位患者可以看到電腦螢幕上的游標,並透過訓練學會了利用意識控制游標。這樣,科學家們便在人腦與電腦之間實現了直接的溝通。

完善這套系統的是布朗大學的神經科學家約翰·多諾霍,他稱其為「腦機介面」。利用這樣的裝置,可以幫助那些大腦受損的人進行交流。多諾霍也因這一研究在2006年登上了《自然》雜誌封面。

amocity
amocity

  


解讀意識的未來,真的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三、腦波的控制能力

你可能想問,如果不在大腦中植入電極,電腦能否讀懂人的思想?今天,科技的飛速進步已經超越了我年輕時的想象。我在購物網站上發現了許多以提高注意力為名的腦波控制玩具,它們可以透過腦電波來操控機器人或無人機。

這些玩具的價格從幾百到幾千元人民幣不等。這表明,雖然腦波技術能夠迅速捕捉大腦發出的各種頻率,無需精密的儀器裝置,但其缺點在於無法精確定位大腦中特定區域的思想活動。

解讀意識的未來,真的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四、意識的影像化

現今,有一種技術能夠精確定位大腦內部電流波動,叫做磁共振成像掃描技術(fMRI)。與腦電圖(EEC)完全不同,它透過探測無線電波的「回波」來觀察大腦內部活動,能夠精確到0.1毫米的區域,其中包含數千個神經細胞(神經元),繪製出大腦在思考過程中能量流動的3D影像。經過改進的fMRI裝置甚至能探測到單個神經元的活動,幫助科學家建立特定思維與神經系統活動的模式。

現在,科學家已經可以透過讀取這些神經系統模式,還原人眼所見的影像或文字,儘管解析度尚低。但完全有理由相信,隨著技術的發展,電腦將能夠透過讀取人腦中的神經活動,重建觀察者所見的影像。

amocity
amocity

  


解讀意識的未來,真的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這種技術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人類的「思想詞典」,形成外部物體與某個功能的fMRI影像之間的一對一對應。科學家透過讀取fMRI模式,可以分辨出一個人的想法,這個過程涉及計算機處理大量資訊,翻譯這些影像,並解釋成個體的意識流。

amocity
amocity

  


解讀意識的未來,真的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五、自由操控物體

正如我們所見,人類擁有利用意識操控物體的生理基礎,科學家們也已掌握了讀取意識的基本方法。隨著技術的提升,精確讀取意識只是時間問題。那麼,我們能否最終實現意識操控,像那些修真小說裡描述的那樣,僅憑一個念頭就能移動物體,甚至御劍飛行呢?

解讀意識的未來,真的可以利用腦電波控制物體嗎?

我的回答是肯定的:完全可能。而幫助我們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技術就是常溫超導。其基本原理是,首先給每個物品植入一個晶片,使之智慧化;然後安裝一個小型超導體。

透過前面提到的意識讀取技術,我們可以控制物品上的晶片,向超導線圈提供微弱電流,從而產生強大磁場,推動物體運動。這個物體可以是生活中的任何物品,如杯子、筆等,甚至可以是某種交通工具。這樣,我們就可以透過意識來控制它們,實現我們需要的運動,甚至御劍飛行。

基於對意識產生的生理學原理的理解,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科技的進步,人類將擁有像意識控物這樣的「超能力」,這並不是遙不可及的幻想。今天,我們已經具備了進行此類研究的基本能力。我們有理由相信,有一天,我們也能像傳說中的仙人一樣御劍飛行。而無需苦修,科技將為我們開啟全新的生活方式。

延伸閱讀
AI臉